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各地要闻 > 正文

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——政企学研共商秦巴道地药材发展新路径

时间:2025-07-02 13:31:35 来源: 评论:0 点击:

【近日,蓝田县】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,镇坪县委常委、副县长(中国药科大挂职干部)谢国勇,镇坪县华坪振千山坪村第一书记(中国药科大挂职干部)王翔,与景龙中医产业集团院长于景龙,在蓝田县景龙中医二楼开展专题交流,共议秦巴道地药材产业化发展与中医药文化创新路径。丰瑞律师事务所主任尚淑莉受邀参与研讨,从法律维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建议。

政产学研联动,锚定中医药发展核心方向

谢国勇副县长在交流中强调,中医药产业发展需以“三化”为抓手:“让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,推动中药材品质优质化,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化,切实通过精准扶贫赋能民生改善。”他指出,镇坪县作为秦巴山区道地药材主产区,拥有黄连、富硒葛根等珍稀资源,需以科技赋能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,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与民生福祉。

王翔书记结合镇坪县“秦巴药材之乡”定位,重点提出“双保护”策略:“既要强化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,建立标准化种植体系;也要推动麝鹿等珍稀药用动物养殖产业规范化发展,通过全链条产业布局夯实乡村振兴基础。”

“四维沉浸式”园区规划亮相,构建中医药文化生态闭环

于景龙院长创新性提出“四维沉浸式”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区构想,以“让典籍里的中医走进生活”为核心理念,打造全场景体验生态:

- 道地药材认知场域:规划建设陕南首个活体种质资源基因库,集中展示镇坪黄连、富硒葛根等56种秦巴道地药材,借助AI生长周期模拟技术,可视化呈现“药材道地性决定药效根基”的科学原理,实现中医药认知启蒙;

- 非遗技艺传习工坊:设立于氏外治疗法传习所,设计“药材辨识—方剂配伍—技法实操”三阶课程体系,由非遗传承人亲授艾灸、砭术等传统技法,以“手手相传”的沉浸式教学推动实践落地;

- 科技赋能展示中心:运用VR技术还原《本草纲目》古法制药流程,同步陈列中药日化、智能康养设备等创新产品,通过“传统技艺+现代应用”的交互展示,搭建中医药思维建构平台;

- 生活方式转化空间:开发“中医治未病”体验项目,将外治疗法融入亚健康调理方案,配套药膳研发中心与非遗文创市集,推动中医药文化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化。

多维举措护航,筑牢产业发展法治与文化根基

尚淑莉主任从法律视角提出保障建议:“需完善法律法规对原生态药材产区的保护机制,建立道地药材销售市场规范,以法治手段护航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。”

交流尾声,于景龙院长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于氏中医非遗传承文化馆,现场展示祖上遗留的古医书、老药丸、传统药材炮制器具等珍贵物件,详细讲述于氏皮肤经络调养技艺的传承脉络。“从祖辈医案到现代创新,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守正创新。”于景龙表示,园区规划不仅是产业实践,更是对千年中医文化的当代诠释。

相关热词搜索: